bwin官网8月22日,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062)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88%,整体经营表现稳健,多项业务实现显著突破,展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战略执行力。
宏润建设成立于1994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营市政工程、轨道交通、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公路桥梁、房屋建筑、水务环保、海上等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建设,太阳能产业投资。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和工程设计市政行业甲级、建筑行业甲级资质。
宏润建设作为国内民营市政工程领域的头部企业,在城市轨道交通、桥梁、隧道等核心业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和多项关键技术。尤其作为国内首家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盾构施工的民营企业,在轨道交通盾构施工方面具备显著技术优势和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在建筑施工领域拥有“双特双甲”资质外,同时还拥有公路、机电工程等多项壹级施工资质,是华东地区新基建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
公司长期深耕长三角地区,深度受益于该区域持续增长的城市基础设施需求。自1995年参与上海轨道交通建设以来,业务已覆盖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20个城市,承接了大量轨道交通和综合管廊项目,施工工艺全面涵盖明挖法、盾构法等,凭借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优良的工程质量和稳健的经营信誉,在业内形成了强大品牌影响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建筑业实现营业收入21.16亿元,同比增长11.98%。其中,轨道交通项目收入达10.78亿元,同比增长46.53%,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公司承建的上海轨道交通19号线条山石浦海底隧道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显示出其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中的深厚积累和高效执行能力。此外,公司新承接工程金额达22.73亿元,其中轨道交通、市政工程和公路项目合计占比84.87%,业务结构持续优化,订单质量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开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4.18%,实现净利润0.51亿元(未抵消内部交易),较上年同期亏损0.3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
子公司青海宏润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运营的80兆瓦光伏电站上半年完成发电量5,790.68万度,运营效率显著。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EPC总承包业务,子公司安徽特筑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江苏盛然用户侧储能项目、宜城市杨柳镇170MW茶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等,逐步构建“建筑+新能源”双轮驱动模式。
公司通过新设立的宏润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公司——镜识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持股10%,投资金额5,000万元。此举标志着公司正式切入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赛道,未来将积极探索机器人在建筑、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提升产业协同与技术赋能能力。
宏润建设未来将继续坚持“建筑施工+新能源+科技”三驾马车并行的发展战略,依托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深厚积淀,加速新能源产业链布局,积极探索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应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公司将持续推进管理优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强化与地方政府、央企、国企的战略合作,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宏润建设在传统基建领域保持领先地位的同时,新能源业务快速崛起,科技布局稳步推进,展现出较强的转型动能和发展韧性。在“双碳”目标和新基建政策的推动下,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机遇,实现长期价值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