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in官网近期,受美联储不断发出降息信号的影响,美元指数出现了明显下跌,从6月份的高点106附近下跌至目前的100.9附近,从而压低美元兑人民币等货币。
美元兑人民币近日跌破7.09,与近一年的高点7.35相比,大约下跌了4个百分点。
近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从2022年开始持续加息,导致美元兑人民币从6.3附近开始持续上涨。
如果美国正式进入降息周期,美元指数将会继续存在下跌空间,人民币或出现反转。在这种背景下,将对中国的出口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一方面,如果美元贬值幅度过大,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国企业和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将会对进口商品的需求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中国商品对美国的出口。
但与此同时,美国的降息和美元的贬值,也将会使得全球金融环境出现好转,缓解新兴市场国家外部压力,对全球经济有利。
近年来,在中国的商品出口当中,新兴市场国家所占比重持续上升。目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已经超过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总和。
2023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万亿元,沿线国家在中国商品出口所占比重由2018年27.64%上升至45.15%。
而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国在中国商品出口所占的比重之和已经由2018年41.59%大幅下降至34.29%,仅相当于沿线%。
因此,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外部压力的降低和经济的好转,新兴市场国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将会上升,利好中国商品出口。
同时,从竞争的角度来看,虽然人民币近期出现明显升值。但日元、韩元和东盟等国家的货币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值,有不少国家货币升值的幅度还大于人民币,如日元等等。
因此,人民币近期的升值对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同时,在越南和印度等国的商品出口当中,有相当部分比例是从中国进口中间件,进行组装或简单加工后再转手出口到欧美等国家。
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国家未来将成为全球主要经济增长点,经济增速将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的预测显示,2025年到2029年,88%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人均GDP增长将超过美国,这一比例远高于过去五年的48%。
因此,随着美国的降息、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外部环境好转,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将会加大,有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