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全球制造业PMI回升0.8个百分比至50.3%,全球服务业PMI下降0.1个百分比至51.9%,其中主要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回落。美国Markit制造业PMI为52.0%,与上月持平,为今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服务业PMI降至52.9%。欧元区制造业PMI上升至49.5%,是2022年8月以来的最高值,制造业低迷进一步缓解;服务业PMI上升至50.5%。英国制造业PMI升至47.7%,服务业PMI上升1.9个百分比至52.8%,为2024年8月以来最大增速。日本制造业PMI上升至50.1%,服务业PMI上升至51.7%。
6月,美国CPI同比增长2.7%,较上月上升0.3个百分比,为今年2月以来的最高值。欧元区HICP同比增长2.0%,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比。英国CPI同比增长3.6%,较上月上升0.2个百分比,为2024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日本CPI同比增长3.3%,较上月下降0.2百分比。美国大规模全球加征关税政策对商品价格产生上行压力,对通胀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带来新的不确定性,物价涨幅能否回落至目标区间仍有待观察。
7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向25个经济体发出关税通知,宣布自8月1日起实施20%至50%的关税措施。与4月2日宣布的“对等关税”政策相比,25个经济体中有12个面临更低税率,8个面临更高税率,5个维持不变。目前,美国已经与日本、欧盟、部分东盟国家达成贸易协定。其中,美日达成贸易协定,对等关税为15%,日本出口美国的汽车关税也从25%降至15%,条件为日本提供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但美日后续对5500亿美元的解释出现分歧:美国与欧盟达成15%税率的关税协议,同时美国维持对欧盟钢铁和铝产品50%的关税,但双方在关税适用产品范围、钢铁和铝产品的具体税率和相关政策等方面表述矛盾;此外,根据刚结束的第三轮中美经贸会谈共识,我国与美国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我国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目前,各国与美国的贸易磋商仍在持续进行中,最终关税水平存在调整空间。关税政策及其未来的不确定性,bwin官网将进一步影响美联储降息节奏和路径,引发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加剧,全球金融市场继续波动。
一是美元的全球避险属性削弱,美元指数持续走弱。截至7月25日,美元指数为97.67,较2024年末下降9.97%,创三年来新低。于此同时,非美主要发达经济体汇率普遍上升。截至7月25日,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广义实际汇率指数,欧元、英镑和日元指数较2024年末分别升值4.33%、1.54%和2.56%。
二是市场避险情绪继续升温,贵金属价格继续上涨。截至7月25日,COMEX黄金价格年内上涨26.7%;白银大幅上涨,白银现货最高达到39.3美元/盎司,触及14年以来的新高。截至7月25日,白银现货年内涨幅34.0%,已经超过了现货黄金的28.0%年内涨幅。
三是关税的不确定性可能再度冲击全球经济增长和原油需求预期。较为宽松的供需关系将使得国际油价整体在低位运行,截至7月25日,布伦特原油年内下跌6.2美元至68.44美元/桶。
二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增速比去年同期和全年均提升0.2个百分点,经济保持平稳向好态势。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自2024年三季度以来季度增速持续回升。其中,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势强劲,服务消费占比提升。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3%,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1-6月,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6月,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整体继续收窄。
6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9.7%、50.5%和50.7%,比上月分别上升0.2、0.2和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有所回升,我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较5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1-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较2024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对工业生产贡献率达到35.5%,“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夯实。1-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365亿元,同比下降1.8%。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其中,“两重”建设和“两新”政策带动明显,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6%。6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增长7.2%,进口增长2.3%。
6月,受工业消费品价格有所回升影响,CPI同比上涨0.1%,为连续下降4个月后转涨。其中,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由上月的1.0%收窄至0.5%,对C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18个百分点;食品价格降幅略有收窄,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上涨0.7%,创去年以来新高。6月,受环比下降及对比基数变动影响,全国PPI同比下降3.6%,降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为2023年9月以来最低值。但随着各项宏观政策加力实施,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有所改善,价格呈企稳回升态势。一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带动部分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二是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加力扩围带动部分生活资料价格同比回升;三是新动能积聚带动部分高技术行业价格同比上涨。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和上年同月均持平。
1-6月,社会融资规模新增22.83万亿元,同比增加4.74万亿元。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前发力,金融体系强化配合,新增政府债券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多增4.32万亿元。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稳固,新增人民币贷款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796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8个百分比。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1%。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1个百分比,一是政府债券靠前发行,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较多,相应的货币派生增加。二是信贷平稳增长,对货币派生也有支撑。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4.6%。流通中货币(M0)同比增长12.0%。
7月,逆回购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保持不变。银行间市场存款类机构7天期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7)持续下降,7月均值较上月下降7个基点至1.51%。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下降,7月均值较上月低33个基点至1.47%。7月末,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上月末下降9个基点至1.73%。3年期中债AAA级和AA级中短期票据到期收益率月平均值下降。
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万亿美元,较5月末上升322亿美元,升幅为0.98%,上升主要源于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截至7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较上年末升值0.58%、贬值11.75%、贬值5.95%、升值4.69%。
截至7月25日,沪深300指数较上月末上涨24.85%。上证综合指数、深证成份指数、创业板指数、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和北证50指数较上月末分别上扬4.33%、6.7%、8.69%和5.06%和0.82%。日均交易大幅回暖,截至7月25日,日均成交量1264.67亿股,日均交易额15865.59亿元,较上月分别上涨18.5%和18.8%。两融交易活跃度持续上升,截至7月25日,两融余额1.95万亿元,较上月末上涨5.2%。两融交易额2.9万亿元,占A股成交额9.66%,较上个月上升0.82%。
7月,债券发行规模为7.4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发7906亿元,涨幅为11.9%。其中,主要是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增长较快,分别较去年同期多发2301亿元和5026亿元。企业信用类债券发行额为2.05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发1456.5亿元。
7月以来,大宗商品指数总体呈现上涨态势。截至7月25日,南华综指、南华工业品指数、农产品指数、能化指数和金属指数和贵金属指数分别上涨6.22%、2.46%、2.46%、9.07%、7.29%和3.48%。其中,贵金属指数主要受到黄金价格影响,已经连续第七个月上涨。